校园保安群像——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站”在那里

发布时间: 2013-10-10

http://news.fudan.edu.cn/2012/0412/30420.html

复旦大学新闻网发布时间:2012-04-12

策划、撰文:刘畅本版摄影:刘畅、崔璨、傅凯昱、许旸

 

《未曾留意的复旦人》专题,是为了记录那些为复旦的发展做着微不足道却又不可或缺工作的人们。

本期聚焦校园保安群体。我校保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各物业公司派出的保安人员,平均年龄32岁左右;另一部分是校卫队人员,平均年龄60岁。

 

 

 

全校保安团队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因校区不同又各有特点。如邯郸校区正门和东门每天车流量达1500辆,为控制无关车辆进入校区,保安被车撞到腿、压到脚的事故时有发生。

枫林校区的校卫队队员负责每天按时关闭和开启办公楼及实验楼各出入口,有效防止夜间盗窃案件发生。江湾校区水系丰富又有施工区域,为确保在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保安团队加强对相关部位的巡逻和管理。张江校区保安团队严格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区,在周末体育场地租用期间增派人手做好车辆引导及防盗工作,等等。

 

 

 

保安是学校的一个窗口,初来复旦的人遇到的第一个复旦人可能就是保安,游客在校门口留影时,保安的身影会和校门一起留在照片中;保安是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当有紧急事件发生,他们是第一批到场的安保力量。保安的工作带有重复性,每天出现在相似的岗位履行着相似的职责;保安的工作又有未知性,在人来人往中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复旦的保安差异性大,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年纪最小的20岁,最大的63岁。对于为什么做保安,他们各有想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责任感。谈到自己的岗位,年轻的保安说:“在复旦做保安很自豪,这里的师生很好相处,我要好好的做下去。”上了年纪的保安则说:“不管明天怎样,只要今天还穿这身制服,就应该把岗位上的桑活做清桑。”

保安这个群体,无论你是否注意到他们,他就在那里,默默的守护着复旦园。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站”在那里

 

 

护理学院门岗是目前全校唯一一个为师生代收快递包裹的岗位,平均每天100多件的快递。

 

校卫队的队员定时在校园里巡逻,当看到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时,他们会把它搬到保卫处暂时看管,并给车主留下爱心字条,“你的自行车在保卫处”。

 

在枫林校区,每天晚上,校卫队的队员逐一将各办公楼侧门上锁并启动门禁和自动防卫系统,进入夜间安保模式。

 

326日清晨655分,接替夜班的队员在正门口进行队列训练时迎着朝阳敬礼。

 

在江湾校区的保安寝室里,两位队员把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规整。他们平时接受半军事化的管理,很大一部分保安曾经当过兵。

 

江湾保安大队食堂,下了班的保安们聚在一起吃饭。虽然地方狭小,但他们却像一个大家庭般其乐融融。

 

保安王日全平时被大家称作“吉他哥”,这把电吉他是朋友送的礼物。他总是害羞地说平时上班练得少,就是玩玩,但倒映在镜子里的表情却格外专注。

 

 张江校区,在岗位房间内都放有一面镜子,要求队员上岗前整理着装。

 

记者手记

青春的护卫

/崔璨

 

要说这一周拍保安专题以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在每每看到保安,都会不自觉地从包里翻出相机来,按下快门。无论他们在干什么:巡逻,吃饭甚至只是过个马路。

作为一个亲历者,我为自己的改变感到自豪和兴奋。自豪是因为他们终于成为镜头下的主题——这一切从一开始就充满意义,在一个呼喊“切问静思”的校园里,我们希望可以以镜头的方式,为那些笃志于关切世事的眼光添注一些原本未曾留意的角度。兴奋是因为这些镜头下的保安兄弟们,向我们展示了有关青春的另一种生活。对,就是“青春”,在这一周里,像一个水印映衬在我照片的底色里。

他们大多确实年轻,二十出头,与我们相仿。有的不再是二十多岁,但仍可以感受那种青春气息。

第一次拍摄是在江湾校区,没想到天公不作美,到晚上保安们换班的时候开始下雨,原本计划的晚训画面只能取消,于是一趟人等车回本部。我趁着空儿,利用下雨带来的清丽色调开始拍雨景。清新的照片拍得正酣,取景器里扫到正等换班的保安,突然心里觉得有些沉重。同样年纪的人,一个在雨里自得其乐地拍照,一个在雨中等着换好岗褪去一身疲乏,同样的雨打在同样年龄的两个人身上,有不同的重量。

药学院门口站岗的张师傅三十多岁了,我上前说明来意的时候,他笑着向我敬礼。张江和江湾校区都只对校内人员开放,交谈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他可以明确分辨出谁不是本校学生。我问:“我也是学生样,怎么我进来您就知道我不是这个校区的呢?”张师傅说他有小秘诀,因为张江校区有两个区域,凡是不从马路对面过来的,他都会上前问一问。因为张江往来的人并不算多,都问一问也还可行,也不至于给校内学生添麻烦。张师傅的表情漾着一种比年龄更为轻松的笑容,迎着这样的笑容,更多的是一种感佩。这感佩,是对于所有我们见到的保安们的工作态度。遇到矛盾和那些更为琐碎的事情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压,但这些似乎也一样提供了生命必需的重量,使原本轻盈的青春成了更踏实的存在。

晓金是队里为数不多的女孩儿,谈起未来,她只说想把这份工做得长一点好一点。每天四十分钟的自行车程,是她达成她这样一个“未来”的路途。那位笑容可掬的张师傅,把全家都搬来这附近住:“就把这儿当成家呗,是打算好好工作的,就踏实下来嘛。”

路口的大拐角镜里,可以看到门岗的全貌。里面站立不动的是站岗是保安,行色匆匆的是学生们。我不知道高校保安看见这些同龄人在为论文考研发愁时是什么心情,但我们呢?是否关注过身边这些一样青春的梦?

他们的青春,一样富有重量而充满梦想。他们是青春的护卫们,饱有那样青春的体格和神色;他们是青春的护卫,护卫这校园的青春——我们,和他们。

 

 


网站访问人次:
    
Copyright©2004-2013 复旦大学保卫处 版权所有
地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电话:021-65642220 电子邮件:baoweichu@fudan.edu.cn